食品包裝改造計畫-帶你一次看如何呈現與閱讀

食品包裝資訊的呈現只能這樣嗎

在一系列的食品包裝資料收集和觀察後,我們邀請了民眾來挑戰改造「泡麵/食品包裝資訊」。

從資訊解構、設計分享到討論發想,我們也試著提出一些問題:
「食品包裝資訊的再設計會促進食品商與消費者的溝通嗎?」
「什麼是使用者在購買時,在意的資訊呢?」
就讓我們來看看各種食品資訊改造的過程吧!

食品包裝資訊標示法規包含哪些項目?

將泡麵上的資訊拆解開來,大致可分為14個資訊:
・品名
・成分
・過敏原
・醒語
・營養標示
・原產地
・有效日期
・條碼
・食品標章
・製造商/商品logo

泡麵食品包裝改造案例介紹

案例一

有哪些重要資訊不該被忽略在一排排文字中:以「過敏原」為例

改造過程與重點

  • 清楚呈現品名
  • 讓過敏原更清楚易讀
  • 將重點成分視覺化

情境設定:
以簡單清楚的呈現,讓每個人都可以了解品項內容物、傳遞好吃感!

用圖像讓你不記住也難!
將過敏原、成分的資訊圖像化,配搭文字的敘述,讓呈現吸引人並加強印象!

案例二

對消費者來說,選購泡麵的考量會是什麼:以「防腐劑」與「鈉含量」為例

改造過程與重點

  • 用爆炸圖展開泡麵的成分,再搭配文字標示
  • 食用方法:增食用步驟和秘訣在碗蓋內面
  • 健康隱憂:增人像化角色——熱量、鈉,在碗蓋、麵碗

情境設定:
以圖像化溝通重要的資訊,並用輕鬆的方式傳達要注意熱量和納的攝取。

熱量與納最需要注意!
將熱量與鈉擬人化,並以百分比標示每日攝取量,有趣輕鬆的方式知道了什麼成分要注意,也會有意識地注意自己攝取的多少的份量。

搞不清楚誰是誰的成分!
泡麵展開圖,分別對應油包、調理包與麵體,一眼就可以對照成分。

泡泡麵也有口訣!
這組也發想了好玩的沖泡過程圖像、口訣「撕加蒸放伴」,讓吃泡麵的過程有互動效果。

案例三

不只設計包裝資訊,而是思考體驗感受?:以「泡泡麵方便程度」為例

改造過程與重點

  • 視覺:以四格漫畫的方式呈現
  • 品名:碗蓋、麵碗上都要大且清楚的文字
  • 過敏原:改放碗蓋,在購買時較容易注意到
  • 條碼:改放碗蓋,方便店員快速刷條碼結帳
  • logo:增加麵碗上logo小貼紙,可以把碗蓋貼住

情境設定:
溝通對象為加班的上班族。

找不到東西蓋泡麵!
從使用體驗出發的思考,試想在使用上,有時會找不到壓住碗蓋的東西,因此設計了一張小貼紙,讓消費者可以解決問題,以Logo的設計有讓廠商與消費者之間有了小互動!

吃泡麵讓你心情好!
以厭世幽默的四格漫畫取代實拍照,並在劇情的設計中將過敏原和條碼默默地融入漫畫,讓人可以一眼就注意到重要資訊,也提供店員結帳的便利,同時又有趣味性。

案例四

營養標示不是有就好,怎麼讓消費者有感覺?:以「營養資訊到底怎麼看」為例

改造過程與重點

  • 增加圖解說明食用方法
  • 過敏原:改放碗蓋、加上圖像,吸引注意及降低語言隔閡
  • 營養與熱量標示:增視覺化呈現,用長條圖加上每日營養攝取量標準(Daily value%)

情境設定:
預設的溝通對象為對食物過敏的外國旅人。

Daily Value讓營養標示更有感!
營養標示以長條圖清楚清楚呈現,也補充了每日營養攝取量標準(Daily value%),提醒不要攝取過多單一營養素。

不會中文也不用怕看不懂!
為了讓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也能掌握到重要的資訊,因此將重要的資訊(營養標示、食用方法、過敏原)都圖像化!

過敏原到底寫在哪裡!
過敏原的放置,是讓人很自然地就會注意的位置安排。

案例五

除了法規規定,消費者還需要知道?:以「除了吃進去的食物外,應需呈現的資訊」為例

改造過程與重點

  • 有效日期:設定呈現格式,位置保持放在碗底
  • 碗的材質:增材質資訊至碗蓋,減少安全疑慮
  • 食用方法:增食用步驟至碗蓋,以圖像說明如何變成一碗乾麵

情境設定:
著重消費者的使用行為上,以吃泡麵的困惑為發想,新增了資訊標示。

碗的材質很重要!
因為注重熱水與泡麵碗材質的關係,將材質欲適用沖泡溫度標示清楚

竟然有人吃到過期的泡麵!
為避免讓人混淆或是放太久而忘記,這組把有效日期統一格式標註

泡麵怎麼變乾的!
考量到產品特別的泡法與吃法,特地將過程圖像化教學,讓第一次吃的人也能輕鬆上手

食品包裝資訊怎麼看?

在進行食品包裝資訊改造計畫後,我們發現其實許多人並不了解食品包裝上的資訊。

「因為不知道要從何看起,所以也不知道該怎麼改?」
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詢問了許多食品專家的意見,統整了四個簡單的步驟!
希望大家以後在購買食品時,可以花一點時間看看包裝上面的資訊!

四步驟認識食品包裝資訊

  • 步驟一:從部分品名初步了解內容物
  • 步驟二:認識食品添加物
  • 步驟三:注意熱量及營養素的需求
  • 步驟四:支持主動驗證、資訊透明化的廠商

步驟一:從部分品名初步了解內容物

你知道嗎?為了避免食品名稱與成分名不符實,食藥署針對某些特定種類的食品訂定法規,該品名應該含有哪些成份、需要遵守什麼樣的遊戲規則,都可以在食藥署的網站上查到唷

守規則的品名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內容物,才不會發生車輪餅裡面沒有車輪、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的窘境。

步驟二:認識食品添加物

食品成分密密麻麻像亂碼,讓人有看沒有懂!

面對落落長的食品添加物許多人聞之色變,但其實,食品添加物是讓食品在製造、運送或儲存的過程中,能夠更好吃、更安全、且不易變質的方法。

下一次遇到看不懂的食品添加物不要害怕,慢慢了解它們以後,就會知道食品添加物並不是不能吃,而是要選擇通過法律檢定,且避免單一添加物攝取過量即可。

步驟三:注意熱量及營養素的需求

每個人一天需要攝取的總熱量,會受到體型、健康狀態、活動量等因素影響。

想知道自己一天需要多少熱量嗎?快點用下面的公式來算算看吧:
總熱量需求=基本能量消耗(BEE) X 活動因子 X 壓力因子

  • 基本能量消耗(BEE)
    • 男性 BEE:66+(13.7 × 體重(kg))+(5 × 身高(cm))-(6.8 × 年齡(years))
    • 女性 BEE:65+(9.6 ×體重(kg))+(1.7 ×身高(cm)) - (4.7 × 年齡(years))
  • 活動因子:
    • 臥床 1.2
    • 輕度活動 1.3
    • 中度活動 1.4
  • 壓力因子:
    • 正常壓力 1.0
    • 癌症惡病質 1.2-1.4
    • 小手術或癌症 1.2
    • 懷孕 1.1
    • 發燒 1℃ 1.13
    • 燒傷(30%) 1.7
    • (50%) 2.0
    • (70%) 2.2
    • 腹膜炎 1.05-1.25
    • 哺乳 1.4
    • 骨折、骨骼創傷 1.3
    • 敗血 1.4-1.8
    • 生長 1.4

步驟四:支持主動驗證、資訊透明化的廠商

食品標章、認證百百種,有認證真的有保庇嗎?

一般的審核都著重在「源頭」與「過程管理」,而「定期追蹤」、「第三方認證」則是長期保持可靠性的依據。

  • 台灣優良食品:
    資料審查、現場驗證皆通過後,TQF會核發證書、並授權標章使用。後續還有一年至少兩次的監測和無預警現場稽核,每年需負擔4-6萬不等的標章年費。
  • 產銷履歷:
    產銷履歷著重每個產製環節的驗證,同時也有定期的抽驗,每年需負擔 4-8 萬不等的驗證費用,目前蔬菜水果等農產品都必須強制接受驗證。
  • 補充:生產追溯條碼
    生產追溯條碼相對沒有那麼複雜,只要到鄉鎮市農會或公所申請即可,不用檢測費用,卻也因為不需負擔費用,在推動上就相對容易,產銷履歷的認證、定期抽查和驗證,是讓認證系統更可靠的好方法。

嚴謹的檢核當然重要,但如何讓食品生產者願意自主申請是門大學問。

消費者選擇制度完善的標章認證食品,就是支持食品業者自主申請標章的一個鼓勵喔!

結語

學會以上四步驟,握緊食品選擇權,就能輕鬆看懂食品包裝資訊!

日後買食品時,不妨多花幾秒檢視這些資訊,選擇真正符合自己所需的食品吧!

補充:食品資訊字體改造計畫——駱師傅、鮮乳坊

為了在有限的載體上讓資訊閱讀起來更輕鬆,光是透過字型的選擇、標題與內文的區隔、字重的差異等,就可以做出更易讀的資訊層級規劃!